三角龙(属名:Triceratops)是角鼻龙亚目恐龙的草食属。化石发现于北美白垩纪晚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晚期地层,距今约6800万年至6500万年。 三角龙是最新的恐龙之一,通常被认为是晚白垩世的代表化石。 有效种有两个:更新世三角龙和大叶黄杨三角龙,但其他属已命名。 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,在流行文化中也很流行恐龙 。

三角龙
动物定义
三角龙(属名:三角龙)是角鼻龙的食草属。化石发现于北美白垩纪晚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晚期地层,距今约6800万年至6500万年。 三角龙是最新的恐龙之一,通常被认为是晚白垩世的代表化石。
三角龙为中型四足动物恐龙,全长7-9m,身高2.4-2.8m,体重5-10t [6] 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和三个角,让人想起现代的犀牛。 他们因1887年以来发现的大量部分骨骼标本而闻名。 长期以来,关于它们的三个角和头盾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论。 传统上,这些结构被认为是对抗捕食者的武器,但最近的理论表明,这些结构可能被用于求偶和显示统治地位,就像现代驯鹿、山羊和水仙的角一样。
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。 它们的头盾可以长到1.5米以上。 三角龙口鼻上方有角;以及眼睛上方的一对角,长80多厘米。 头骨后面是一个相对较短的骨质头盾。
三角龙四肢短小,前脚掌有五个短趾,后脚掌有四个短趾。 虽然三角龙绝对是四足动物,但是它们的姿势争论了很久。 三角龙的前肢最初被认为是从胸部延伸到两侧,以帮助承受头部的重量。 这种站立方式可以在查理斯·r·奈特和鲁道夫·f·扎林格的画作中看到。 但角鼻龙脚印的化石证据,以及今天的骨骼重建表明三角龙正常行走时保持直立姿势,但肘部略弯曲,处于完全直立和完全伸展两种说法的中间(现代犀牛)。 但这个结论不排除三角龙在反抗或进食时会采取拉伸的姿势。
科属分类
三角龙是角鼻龙科中最著名的属,是一群中等体型的北美角鼻龙恐龙 多年来三角龙在角鼻龙中的地位一直争论不休。 从三角龙混淆的短而硬的头盾类似于角鼻龙,长的前角类似于角鼻龙科(或角鼻龙科)。 在对角鼻龙的第一次研究中,理查德·斯万·卢尔提出了两个分支。向三角龙发展的一个分支包括独角兽和角鼻龙,另一个分支包括角鼻龙和角鼻龙。这个假设使得三角龙属于角鼻龙科。 后来的研究支持了这个观点,这个短头盾分支被正式命名为角鼻龙(包括三角龙),而另一个长头盾分支是角鼻龙。
1949年,查尔斯·莫特拉姆·斯腾伯格首次对这一假说提出质疑,并根据头骨和角的特征,认为三角龙与角鼻龙和角鼻龙关系密切,使三角龙成为三角龙(有角)亚科 然而,斯腾伯格的分类不同于约翰·奥斯特罗姆和大卫·诺曼将三角龙归入角鼻龙科。 [4]
后来的发现和研究支持了斯腾伯格的观点。Lehman在1990年定义了两个亚科,基于几个形态特征,他将三角龙归于角鼻龙科。 其实除了短头盾,三角龙还是挺符合角鼻龙的特征的。 彼得·多德森(Peter dods on)1990年对亲缘关系的分类学研究和1993年的形态学研究,加强了三角龙被归为角鼻龙科的论点。
种系分类
在系统发育分类中,三角龙通常在恐龙的定义中作为参照点;恐龙定义为三角龙的所有后代以及新的鸟类子类(现代鸟类)和共同祖先。 但是鸟臀目的定义是:与现代鸟类接近三角龙但距离较远的所有具有共同祖先的物种。
物种起源
多年来三角龙的起源非常不清楚。 1922年,新发现的原角龙被亨利·费尔菲尔德·奥斯本认为是三角龙的祖先 但是,已经发现了几个与三角龙祖先有关的物种。 角鼻龙的祖先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,是已知最早的长有前角的角鼻龙恐龙 2005年发现的潜龙是侏罗纪角鼻龙恐龙的唯一已知目
这些新发现非常重要,描绘了角鼻龙恐龙的起源。它们起源于侏罗纪亚洲,而真正有角的角鼻龙出现在晚白垩世初期。 三角龙越来越常被认为是角鼻龙亚科的一员。三角龙的祖先在外貌上可能与角鼻龙相似。角鼻龙在三角龙之前生活了大约500万年。
发现与种命名
第一个被命名为三角龙的标本是1887年。由 这个标本给了奥斯尼尔·奥塞内尔·查利斯·马什,他认为化石在上新世,化石属于一只特别大的野牛,所以他们被命名为野牛阿尔蒂科尼斯。 第二年,马什根据一些破碎的化石发现了角龙恐龙的存在,于是建立了角龙属;但他仍然认为长角野牛是上新世哺乳动物。 直到第三块更完整的角鼻龙头骨,他才改变了主意。 这个标本是约翰·贝尔·贝尔·哈奇于1888年在怀俄明州兰斯地层发现的,起初被描述为角鼻龙的另一个物种,但马什在仔细考虑后将这个标本命名为三角龙(三角龙),并将原来的长角野牛重新归类为角鼻龙的一个物种(后来也变成了三角龙) 三角龙坚固的头骨使得许多头骨得以保存,让科学家可以研究不同物种和个体之间的变化。 除了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,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南达科他州、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也发现了三角龙的化石。
物种
在三角龙最初命名的前十年,发现了不同的头骨。这些骨骼与马什最初命名的恐怖三角龙(T. horridus)头骨或多或少有些不同;terrorious三角龙在拉丁语中其实是“凹凸不平”的意思,指的是原型标本表面凹凸不平,后来被鉴定为幼年个体。 这些头骨的差异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大小,分别来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,以及石化过程中的不同程度或压力方向。 这些不同的头骨被命名为单独的物种(见下表),并形成了几个系统发育研究。
几年后,凯瑟琳·福斯特对奥尔斯特罗姆和沃尔赫尔·费尔的研究提出了质疑。福斯特对三角龙的化石材料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,认为三角龙只有两种:褶皱三角龙和/[/k0]双角龙、奇迹龙、牛角龙、野牛龙等物种被认为属于三角龙 三角龙和三角龙这两个物种可能还是雌雄同体的结果。
确认物种
古生物学
然而,一些角鼻龙恐龙经常出现在几十或几百个个体中。 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布鲁斯·埃里克森(Bruce Erickson)声称,在蒙大拿州的海尔河地层中发现了200个普罗斯龙标本。 巴纳姆·布朗声称在那里发现了500多个头骨。 因为在北美西部的兰斯地层(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,6800万年至6500万年前)发现了丰富的三角龙牙齿、牛角碎片、头盾碎片,以及三角龙其他破碎的头骨。 1986年,Robert Bakker估计,在白垩纪,三角龙的数量占兰斯动物群的5/6。 三角龙的头骨被发现的次数多于身体部分,这与大多数动物不同。
三角龙是白垩纪-第三纪灭绝事件前出现的最后一批角鼻龙之一。 三角龙的近亲双翅目,角鼻龙,远亲角鼻龙也生活在同一时期,但它们的化石很少被发现。 梁龙和角鼻龙可能属于三角龙
齿列
三角龙是食草动物,但它们也可能用自己的角、喙状的嘴和身体来击倒高等植被以获取食物。 三角龙的下颚前端有一个又长又窄的喙,被认为比咬更适合抓拉。
三角龙的牙齿按牙组排列,每排由36 ~ 40个牙组组成,上下颌两侧各有3 ~ 5排牙组。牙齿组中的牙齿数量根据动物的体形而变化。 三角龙一共有432到800颗牙齿,大部分都在使用中,而三角龙的牙齿则在不断生长和更换。 这些牙齿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切割食物。 三角龙的牙齿很多,说明它们以大型棕榈植物为食。 三角龙的食物中可能含有棕榈科和苏铁,也有人认为其中含有草原上的蕨类植物。
角与头盾
2005年,在BBC电视节目“恐龙杀手恐龙的真相”中,节目组测试了三角龙会如何抵御霸王龙等大型食肉动物的攻击。 为了弄清楚三角龙是否像现代犀牛一样与敌人相撞,节目组制作了一个人造三角龙头骨,以24公里的时速撞向模拟的暴龙皮肤。 三角龙的前角刺穿模拟皮肤,但前角和喙嘴无法刺穿,头骨前段断裂。 结论是三角龙不能利用碰撞敌人来防御自己。如果他们受到攻击,他们应该采取坚守策略。当敌人靠近时,它们用角刺敌人。 但事实是错误的——用树胶代替骨头是致命的错误;所以据说三角龙除了用头角抵御捕食者之外,还可能用头角互相碰撞。 研究表明这种碰撞行为是合理可行的,但没有证据证明三角龙拥有这种行为。 三角龙其他角鼻龙头骨上的疮、洞、损伤和其他伤口通常被认为是彼此肉搏造成的伤口。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,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疤痕是由打斗造成的,也没有证据表明感染或康复。 骨质流失,或未知的骨病,是这些疤痕的来源。 三角龙的大头盾可能是用来增加身体的表面积,帮助调节体温。 剑龙的骨板理应具有类似的功能,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角鼻龙科不同成员头盾的形状变化。 盾和角是性异形的理论最早是由Davitashvili在1961年提出的,后来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。 在求偶和其他社会行为中,头盾和角被视为重要的视觉标识符;这个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鼻龙恐龙有不同的装饰来印证。 有角或装饰物的现代动物也用它们作为视觉识别标志。 最近一对最小的三角龙头骨的研究证实了头骨属于一个少年体,并显示头盾和角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育,早于性发育;因此三角龙的头罩和角可以用作视觉识别符。 但这种幼虫化石的大眼睛和短头盾、角也说明三角龙的父母有亲代养育行为。
三角龙祖先
专门收集古动物遗骸的加拿大化石公司,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美国蒙大拿州交界处南部的牛奶河附近,发现了一具较为完整的恐龙骨骼。 经过多年研究,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古生物学教授迈克尔·瑞安等。,将这种恐龙与凶猛的食草恐龙家族的其他成员区分开来。 新发现的恐龙长7米,重约2吨。 它生活在白垩纪,被认为是三角龙的祖先,是北美最早的角鼻龙属恐龙成员。 引人注目的是,它的头骨后部有一个巨大的头盾,边缘有几个钩角。 瑞安认为,这个器官可能不是用来防御捕食者的,而更有可能是吸引配偶的炫耀。
大众文化
三角龙的独特外貌使他们经常出现在电影、电脑游戏和电视节目中。 在1993年的电影《侏罗纪公园》中,出现了一个三角龙因为无法适应现代植被而生病。 在1933年的电影《孔之子》中,一个三角龙-like 恐龙的追逐者进入丛林,而三角龙模型由早期电影特效专家威利斯·奥布莱恩操作。 三角龙还出现在三个以恐龙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:《与恐龙同行》、《杀手恐龙真相》、《史前公园》。
三角龙以头上的三个大角而闻名。 它们在英语中通常被昵称为“三角”,如动画电影《时间之前的土地》及其续集。 它们在儿童书籍和动画节目中常被简称为“Trike”,如《哈利与小恐龙。
在儿童读物中,经常会出现三角龙与霸王龙搏斗的场景,所以这两种恐龙一般被认为是天敌或对手。 但在1966年的电影《公元前一百万年》中三角龙的战斗对象换成了来自霸王龙的角鼻龙,但角鼻龙和三角龙其实生活在不同的时期。
三角龙也出现在《侏罗纪公园》周边的电视游戏,或是其他类似主题的游戏,例如1997年的电脑游戏《Jurassic Park: Chaos Island》与《恐龙猎人》(Turok: Dinosaur Hunter)、以及2000年的电脑与Playstation游戏《恐龙危机》(Dino Crisis 2)。三角龙也出现在任天堂的游戏中,例如《大金刚赛车》(Diddy Kong Racing)、《星战火狐大冒险》(Starfox Adventures)。三角龙也是南达科他州的官方州化石,以及怀俄明州的官方州恐龙。
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分享。
1.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!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处理!
2.如果您喜欢我们,可开通终身会员,享受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3.本站所有内容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被质疑的时候,才是证明自己的好机会啊。